服务器寻路02-a*算法基础认识
目录
A*算法基础认识
1.广度优先搜索算法、迪科斯彻算法、A*算法
https://www.redblobgames.com/pathfinding/a-star/introduction.html
总结:
通过这篇章你需要理解广度优先搜索算法、迪科斯彻算法、A*算法的区别和演进过程。
2.学习A*
https://www.gamedev.net/reference/articles/article2003.asp
总结:
1.你需要彻底掌握A*过程,大致如下:
* 1. F = G + H:
G:从起点到指定格子的代价,注意是以起点为参照目标。
所以当前的格子的G代价 = 父节点G值 + 父节点移动到当前的G值
H: 从当前点到最终点的代价。
启发式算法值,本例采用曼哈顿算法: 忽略对角线运动,并忽略可能的任何障碍物,计算水平和垂直移动的方块的总数。
A*算法在极罕见的情况下,寻找的路径不一定是最短,就是因为H值是一个启发式
搜索算法,如果H不那么准高估了,那么就会导致路径不是最短的,但这种情况极少见。
* 2. 把起点加入 open list 。
* 3. 重复如下过程:
* a. 遍历 open list ,查找 F 值最小的节点,把它作为当前要处理的节点。
* b. 把这个节点移到 close list 。
* c. 对当前方格的 8 个相邻方格的每一个方格?
◆ 本例中约定,不能斜对角直接穿过靠着墙下方的格子,因为会穿过墙壁的角落(认为整个格子都是不可走的)。
* ◆ 如果它是不可抵达的或者它在 close list 中,忽略它。否则,做如下操作。
* ◆ 如果它不在 open list 中,把它加入 open list ,并且把当前方格设置为它的父亲,记录该方格的 F , G 和 H 值。
* ◆ 如果它已经在 open list 中,检查这条路径 ( 即经由当前方格到达它那里 ) 是否更好,用 G 值作参考。更小的 G 值表示这是更好的路径。
* 如果是这样,把它的父亲设置为当前方格,并重新计算它的 G 和 F 值。如果你的 open list 是按 F 值排序的话,改变后你可能需要重新排序。
◆ 如果遍历完周围所有节点,发现从当前走到周围的节点,G值都没有变的更好,则停止当前节点所有操作(已经被加到关闭列表了)。
重新遍历开放列表理的节点,继续找F值最小的节点,重复上面操作。
* d. 停止,当你:
* ◆ 把终点加入到了 close list 中,此时路径已经找到了,或者
* 查找终点失败,并且 open list 是空的,此时没有路径。
* 4. 回溯,从终点遍历父节点直至最后的起点,即形成的路径。
考虑对地图进行预处理,以找出地图其余部分无法访问的区域。我称这些地区为“岛屿”。
实际上,它们可以是岛屿或任何其他被围起来且无法进入的区域。
A* 的一个缺点是,如果你告诉它寻找到这些区域的路径,它会搜索整个地图,只有在每个可访问的正方形/节点都已通过打开和关闭列表处理后才停止。
这会浪费大量的 CPU 时间。可以通过预先确定哪些区域不可访问(通过洪水填充或类似例程)、将该信息记录在某种数组中,
然后在开始路径搜索之前对其进行检查来防止它。
维护开放列表:这实际上是 A* 寻路算法中最耗时的元素之一。每次访问开放列表时,都需要找到 F 成本最低的方格。
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。您可以根据需要保存路径项,并在每次需要找到最低 F 成本平方时简单地遍历整个列表。
这很简单,但对于长路径来说真的很慢。
这可以通过维护一个排序列表,并在每次需要最低 F 成本平方时简单地从列表中抓取第一项来改进。
A* 寻路中使用二叉堆,这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快 2-3 倍,在更长的路径上速度快几何级数(快 10 倍以上)。
Dijkstra 算法:虽然 A* 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寻路算法,但至少还有一种其他算法有其用途——Dijkstra 算法。
Dijkstra 与 A* 基本相同,只是没有启发式(H 始终为 0)。因为它没有启发式,所以它通过在各个方向上均等地扩展来进行搜索。
正如您可能想象的那样,因此,Dijkstra 通常会在找到目标之前探索更大的区域。这通常使其比 A* 慢。
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它呢?有时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目标目的地在哪里。假设你有一个资源收集单位需要去获取某种资源。
它可能知道几个资源区域在哪里,但它想去最近的一个。在这里,Dijkstra 比 A* 好,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个最接近。
我们唯一的选择是重复使用 A* 来找到每个人的距离,然后选择那条路径。可能有无数类似的情况,我们知道我们可
能正在搜索的位置类型,想要找到最近的位置,但不知道它在哪里或哪个位置可能最近。
3.题外话
上面的链接文章都是英文,不要觉得是英文就看不下去,一定要多读英文文档。
现在越来越发现,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英文,国内找不到。
4.A*算法缺点
A*寻路算法,极限情况下会导致开放列表里的节点过多吗?
是的,A*寻路算法在极限情况下确实会导致开放列表(Open List)中的节点过多。
开放列表存储了所有待处理的节点,随着搜索范围的扩大或地图的复杂性增加,开放列表中的节点数可能大幅增加,
影响算法的性能,增加内存使用,甚至导致系统崩溃。
有什么优化方案?
1. 改进启发函数:
A*算法依赖启发函数(Heuristic Function)来估计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小代价。如果启发函数不够准确,可能导致搜索区域过大,开放列表膨胀。
可以通过优化启发函数来减少开放列表中的节点数量。
• 曼哈顿距离(适合网格地图):仅使用水平和垂直距离。
• 欧几里得距离(适合连续空间):使用直线距离的平方。
• 对角距离(适合允许对角线移动的地图):结合水平、垂直和对角线的距离。
• 一致性启发:确保启发函数保持一致性(即满足三角不等式),避免开放列表过度膨胀。
2. 双向A*寻路:
双向A*通过同时从起点和终点向中间进行搜索,显著减少了搜索范围,从而减小了开放列表中的节点数量。
原理:同时执行两个A*算法,一个从起点开始,一个从终点开始,直到两个搜索区域相遇。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搜索空间,尤其是在较大的地图中。
4. 平滑地图或简化搜索空间:
通过对地图或搜索空间进行平滑处理,可以减少搜索过程中生成的冗余节点,进而优化开放列表的大小。
• 减少节点密度:在某些情况下,可以通过将节点之间的间隔加大来减少节点数量。
• 层次化路径规划:将地图分为多个层次,首先在较粗略的层次上搜索路径,再在更细粒度的层次上进行局部优化。
5. 动态跳点搜索(Jump Point Search, JPS)
JPS 是对A*的优化,主要用于网格地图,它通过跳跃规则跳过不必要的节点,减少了开放列表中的节点数量。
• 原理:JPS通过预先定义规则,跳过冗余的节点,只在关键的"跳跃点"处进行搜索,极大减少了节点数。